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朝故事 >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注释与鉴赏

本文发表于2021-12-27 05:00:44 最后修改于2021-12-27 05:00:440人浏览
  三国历史一直都是大家晶晶乐道的话题,今天三国历史频道就给大家来说说三国,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讨论

    至广陵于上作〔1〕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注释与鉴赏

  【原文】

  观兵临江水〔2〕,水流何汤汤〔3〕。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4〕。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5〕。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6〕。

  不战屈敌虏〔7〕,戢兵称贤良〔8〕。

  古公宅岐邑〔9〕,实始翦殷商〔10〕。

  孟献营虎牢〔11〕,郑人惧稽颡〔12〕。

  充国务耕殖〔13〕,先零自破亡〔14〕。

  兴农淮泗间〔15〕,筑室都徐方〔16〕。

  量宜运权略〔17〕,六军咸悦康〔18〕。

  岂如东山诗〔19〕,悠悠多忧伤〔20〕。

  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

  【背景】

  黄初六年,曹丕于十月至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曹丕建魏后的一次重大行动。此诗为马上即兴之作。此次针对东吴的用兵,本有渡江之志。但由于孙权严设固守,又遇天寒地冻,舟不得入江,最后曹丕无功而返。

  本诗耀武扬威,斗志昂扬,很有阳刚之气。“不战而屈敌”、“量宜运权”,则说明曹丕修文偃武的本来面貌。纵观全诗,从中不难看出曹丕进退两难的处境。

  【注释

  〔1〕本诗首见《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

  〔2〕江:指长江。

  〔3〕汤汤(shangshang):河水急流状。

  〔4〕玄甲:铠甲。玄,青赤色。

  〔5〕纵横:这里指斗志旺盛,奔放无际。

  〔6〕“谁云”二句:化作《诗经·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句意。一苇,一来。后“一苇”指小船。

  〔7〕不战屈敌虏:不通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

  〔8〕戢兵:收藏兵器。指停止用兵,古人认为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9〕古公:即周太王古公亶父。传说为后稷的第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他不愿征地而战,因而在戎狄攻其所居之地时,迁居于岐山之下,建立城郭家室。人们知其仁德而归附,周族得意兴旺发达。宅:居住。岐邑:地在今陕西岐山。

  〔10〕翦:斩断、削弱。

  〔11〕孟献:指孟献子。即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蔑。公元前571年,晋、宋、卫等国,侵入郑国,后来鲁国也参加进来。孟献子曾先晋国提出“请城虎牢以逼郑”的建议。

  〔12〕稽颡:跪拜,意为臣服。稽意为叩头至地。颡指额头。

  〔13〕充国:指西汉名将赵充国。陕西上邽人。善骑射,通兵法,为人沈勇而又方略。汉武帝时,以破匈奴功,拜为中郎将。汉宣帝时,以定册功封营平侯。西羌起事,赵充国以七十余岁高龄,驰马金城。后罢兵屯田,振旅而还。。务:致力,从事。耕殖:垦种土地。

  〔14〕先零:汉代羌族的一支,又称先零族。

  〔15〕淮泗:淮水和泗水。此句表明,曹丕欲效法赵充国,准备在后方家乡屯田备战。

  〔16〕筑室:长期留下来屯兵之意。都:建立都城。徐方:即“徐戎”,古族名。

  〔17〕量宜: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运:运用、发挥。权略:计谋和韬略。

  〔18〕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诸侯国有三军、二军、一军不等。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后为军队的统称。咸:皆,都。悦康:快乐。

  〔19〕东山:诗经里的篇名,反应远征士兵归乡途中的思乡之情。朱熹认为是周公所作,反应周初周公带兵东征,经过三年平定了管叔、蔡叔等的叛乱,最后胜利归来的一个普通士兵的又忧又喜的心理活动。

  〔20〕悠悠:久远。末二句是说:哪里会知道,东山这首凯旋者的诗里,还有忧伤呢!

  【鉴赏】

  三国时期曹丕即魏国皇帝位后,一直在积极备战,志在消灭吴、蜀二国,一统天下。225年(黄初六年),曹丕再次发兵攻打吴国,这次水陆两路并进。水路舟师从曹丕故乡谯郡由涡入淮临江,陆路步骑兵由淮泗而至扬州水陆会师。曹丕在马上所作的这首诗,写出了魏军的军威之盛,兵强将勇,戈戟如林,面对宽阔的长江,视同“一苇可航”,欲以压倒的优势和强大的士气,不战而屈人之兵,使敌人投降。

  诗的后一段,用古事作比,说明自己兴兵在于建设淮泗,发展经济,有利人民,而且也要使从征士兵得到妥善的安置,不会有《东山》之叹。陈松民《采菽堂古诗选》评论该诗:说“本不能飞渡耳,却作此论,命意据胜。后段使事,借古形已,皆有意义,故但觉雅切,曾无滞累。”这次征吴,因是冬大寒,原准备的数千战船,因河道冰封,一部分不能入江,而吴军固守且出击,故再次完师而退。毕竟当时三国鼎立之势已成,战争是力量的搏击,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力量,这是战争的规律。曹操、诸葛亮,都不能改变客观规律,曹丕亦然。

相关人物:曹丕 孙权 诸葛亮 曹操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三国历史频道,阅读更多三国故事/历史/人物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