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的成语故事
艰苦卓绝的成语故事
成语来源
艰苦卓绝,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十分艰难,但最终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放逐,乃至江南,客游江河,穷困至此,作离骚之辞。又贾生放逐,亦至江南,与屈原相得,乃言《离骚》曰:‘志哀悲而色愈艰苦卓绝。’”可见,艰苦卓绝一词起源于古代文学作品,用以形容屈贾二人在困境中的艰辛历程。
典故解析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和贾生两位文学家因受到政治风波的牵连,被贬至江南,生活十分艰苦。他们在这样的困境下,依然坚持文学创作,创作出了《离骚》等名篇。这些作品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愤懑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作的精神。
艰苦卓绝的故事
艰苦卓绝的成语故事并不止于屈贾二人,历史上还有许多英雄人物的艰苦奋斗故事。比如,岳飞在南宋时期,面对金国的侵略,他带领抗金义军,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艰苦卓绝地保卫着祖国的疆土。又如,郑和下西洋,他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了印度洋,到达了遥远的非洲东岸,开拓了中国古代航海史的新篇章。
现代应用
艰苦卓绝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古代人物身上,也体现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创业的道路上,很多成功人士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挫折和艰难,但他们不畏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科学家们也常常面临种种困难,但他们勇于探索,最终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个国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克服困难,赢得未来。
综上所述,艰苦卓绝的成语故事源远流长,不仅是古代文学作品的写照,也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必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