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猜您喜欢的文章
贫贱之交的成语故事
贫贱之交的成语故事 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虽贵为公主,却早早地失去丈夫。 公主想再找个老公,皇帝也有这个意思,他看中的就是宋弘。一天,有意无意地,刘秀跟姐姐议论起了朝中的大臣,说到宋弘知道姐姐对宋弘情有独钟。他召见宋弘,让公主在屏风后听。 宋...
百步穿杨的成语故事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成语故事
【注音】s hǎi zhī ni jiē xiōng d 【释义】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出处】《论语颜渊》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事例...
一发千钧的成语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
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晋代有一个人叫张翰,字季鹰。他曾多年在洛阳任齐王司马炯的属官,官职不高,难以施展抱负。又因官府诸事繁杂,颇多不顺心之处。加之他预见到司马炯将要垮台,恐累及自己,便想避祸退隐。 他曾对同郡人顾荣说:天下战乱纷纷,战祸不断。
箪食壶浆的成语故事
箪食壶浆的故事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公元前313年,燕王把燕国的政权交给了相国子之,然而,将军子被、太子平等均不服气,想杀掉子之。于是,子之率军反攻,杀了子被和太子平,燕国大乱,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个时候,齐国军队...
狼狈为奸的成语故事
狼狈为奸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狼和狈两种野兽。狼的前肢长,后腿短;狈的前肢短,后腿长。 有一次,狼和狈来到一户农家的羊圈外面,听到羊在里面咩咩地叫着,心里都十分痒痒,想象着羊肉美味鲜嫩,并被自己抱在怀里啃咬的情景。 狼流着口说:“狈,你听听...
楚弓楚得的成语故事
楚弓楚得的故事 据《说苑·至公》记载:“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孔子世家·好生》:“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楚共王有一张宝贵的“乌
蓬生麻中的成语故事
蓬生麻中的故事 汉武帝第五个儿子刘胥,被封为广陵王。他年轻时力大无比,能把沉重的铜鼎扛起来,甚至可以徒手与棕熊和野猪搏斗。但他生性粗鲁,只爱吃喝玩乐,不会约束自已,所以并不讨武帝的喜欢。 公元前87年,武帝去世,传位给他最宠爱的小儿子、年仅...
盘根错节的成语故事
盘根错节的故事 东汉时有个读书人名叫虞诩[xǔ],他从小是个孤儿,由祖母把他养大。他为了报答祖母的恩情,一直侍奉祖母到90岁高龄寿终正寝后,才应太尉李修的聘请到他府里任职。 这时,西羌[qiāng]和匈奴突然入侵,北方的并州和西方的凉州同时...
独当一面的成语故事
独当一面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08年,张良聚众归刘邦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夺取天下,出了不少的计谋。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受刘邦的尊重。 有一次,刘邦、项羽交战到了彭城,刘邦的军队大败而还,撤到下邑。刘邦非常恼...
先声夺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xiān shēng du rn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濮曰:《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哀。 【释义】:先声夺人这则成语就是从《军志》里的话转化而来的,表示先造成声势,以破坏敌人的士气。 【故事】: 宋国的司...
兵不血刃的成语故事
兵不血刃的故事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有一次因为泄私愤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事后,还大胆伪造诏书,诬谄刘胤谋反,向各州郡通报。这件事暴露后宰相王导怕
老牛舐犊的成语故事
老牛舐犊的故事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
革故鼎新的成语故事
革故鼎新的成语故事 宋代的时候,朝中风气不好,贪污腐败很是严重。 当时的皇帝无能,无法掌控局面。所以当时朝中有位大臣,他的权限很高。就连皇帝也要对他敬重三分。 当时的他想了一个好办法,狠狠的整治了朝中的腐败风气。改变了很多朝中的大纲,建立了...
步步为营的成语故事
步步为营的成语故事 三国时,黄忠和严颜攻占太阳山后,黄忠又带领人马向定军山进军。来到定军山,黄忠多次去挑战,定军山的守将夏侯渊就是不出来应战。因为那里地形相当复杂,也离开不清楚敌人的详细情况,黄忠只好安营扎寨住下来。 这时,曹操命令夏侯渊主
一暴十寒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
后羿射日成语故事
后羿射日成语故事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人们居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打草惊蛇的典故的成语故事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顾是非曲直,颠倒黑白。在他做当涂县令的任上,干了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事。 常言说,上梁...
白头如新的成语故事
白头如新的成语故事 “白头如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虽是白头之交,却并不知己,形容交情不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邹阳十分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