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百科>小百科>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形成条件

新嘟百科2024-02-13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Na+的大量内流,使膜电位由负电位迅速变成正电位,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去极化。静息电位:组织细胞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或称为膜电位。2、该电位在安静状态始终保持不变,因此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但钠离子能否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的状态来决定的。3、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形成条件,以及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形成条件不包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形成条件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1、Na+的大量内流,使膜电位由负电位迅速变成正电位,形成了动作电位的去极化。静息电位:组织细胞安静状态下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或称为膜电位。

2、该电位在安静状态始终保持不变,因此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原理 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它有从细胞外向细胞内扩散的趋势,但钠离子能否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钠通道的状态来决定的。

3、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Na+有向膜内扩散的趋势,而且静息时膜内存在着相当数值的负电位,这种电场力也吸引Na+向膜内移动,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生理学理论指导:静息电位和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指安静时存在于细胞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其产生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膜两侧离子的不平衡分布,二是静息时膜对离子通透性的不同。

2、

版权声明:本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